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原定14日(周一)提出議案,但對議案有保留的共和黨參議員威克(Roger Wicker)表明航機延誤周一不能出席,於是議案延至周二,「等埋威克」再審議,但威克卻沒有提出反對,現場也沒有人反對,擔任主席的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參議員希尼瑪(Kyrsten Sinema) 喜出望外,輕輕說了聲:「Yes!」 事後希尼瑪對媒體Buzzfeed News表示,對沒有人反對議案感到驚訝。
他在專訪中認為,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協助是隱憂。前次蘇利文和楊潔篪的會晤為2021年10月初於瑞士蘇黎世舉行,兩人當時就11月15日拜習視訊峰會的事宜進行討論。
美媒連續爆料中俄「串通內幕」,中國可能對俄提供軍事和金錢支援 美國時間3月14日週一,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於義大利羅馬進行會晤。蘇利文表示:「美方目前正密切關察中國實質上究竟向俄國提供了多少幫助?美方已和北京當局溝通,若有任何國家協助俄國躲避經濟制裁,或是補足經濟制裁所導致俄國的損失,美國不會對此袖手旁觀。」俄國也否認此消息,克林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俄國有獨自的能力完成這次任務。如同雙方上次於蘇黎世的會晤,這次同樣選在第三國的羅馬。」此外,他進一步分析:「中國不希望這場衝突惡化或被捲入衝突,被視為共同參戰國,因此任何中國對俄援助都將謹慎地考量和評估。
但不是只有美國有管道能與俄國溝通,許多美國的盟友和夥伴都有,在溝通的題目、內容、方式等都將密切與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協調。《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3月2日引述西方情資指出,中國要求俄國在北京冬奧結束後才能入侵烏克蘭,而這也代表中國早已知道俄國準備出兵的行動在行動黨同僚裡,無一抨擊其言論。
——前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公開演講 過去數年,馬來西亞性別平等組織一直推動30%女性參政政策,然而,第十三屆全國大選結果依然讓人失望。在東協,馬來西亞排名倒數第三,僅僅高於緬甸和汶萊。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如此回應,看似幽默其實突顯即使女性參政者,並不具備基本的性別意識,更加深民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人們很驚訝我會如此回答,但當大法官都是由9位男性擔任的時候,卻沒有人對此提出質疑。這些例子都只是滄海一粟,由此來看,女性參政者在政壇,不僅要應對社會的刻板印象,還得面對黨內的種種質疑、抨擊。
男性作為父權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必然認定這是意圖「搶奪」他們的原本的資源,不會輕易讓女性獲得至少3成代表名額。如此一來,女性參政者比男性需要更多勇氣、決心和資源來克服各種挑戰。長期關注馬來西亞性別平權和LGBTQ權益議題。不僅如此,前議員蔡依霖未當選前曾被同僚諷刺,女性不懂政治應該去結婚。
高大的胖子,不愛穿裙的生理女性。即使如此,我國女性參政的比例仍遠低於其他東盟國家。前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直接點出當中吊詭之處:為何某些領域或領導層只有100%男性時無人質疑,當女性提出同樣要求時卻引來多方激辯? 性別不是問政阻礙 這是因為人們對女性仍抱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認為女性應當在家養育小孩,無需抛頭露面外出工作。前能源、科學、科技、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長楊美盈尚未結婚前,曾被媒體詢問參政後是否「不怕沒男人追」,前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曾被政敵抨擊若無暇顧孩子,就不要出來參政。
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是所有東協國家裡,少數定期舉行議會選舉,並在長期維持穩定民主的國家之一。本文獲當代評論授權刊登,原文請見:女性參政之路仍險阻重重 關於作者:張玉珊,異樣(Diversity)成員
文:張玉珊 編按:文中「我國」係指馬來西亞 有時候人們會問我,在9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中,要有多少女性才算足夠?我回答:9位。本文獲當代評論授權刊登,原文請見:女性參政之路仍險阻重重 關於作者:張玉珊,異樣(Diversity)成員。
不僅如此,前議員蔡依霖未當選前曾被同僚諷刺,女性不懂政治應該去結婚。男性作為父權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必然認定這是意圖「搶奪」他們的原本的資源,不會輕易讓女性獲得至少3成代表名額。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官方「LGBT扭轉治療」應用程式遭Google Play下架,宗教事務部長對此表達遺憾 為何印尼女性不參與男人的mens talk?峇里島朋友說「羞恥文化」難以改變 印尼有望通過性暴力最新法案,女權主義者:政府不該屈於保守思想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國會議員郭素沁近期被爆出,出席國會開幕儀式期間流覽服飾網購網站,事後回應女性就是喜歡漂亮服裝。在行動黨同僚裡,無一抨擊其言論。另有人則認為即使3成女性代表依然遠遠不足,各方似乎在比例上難以取得共識。
這些例子都只是滄海一粟,由此來看,女性參政者在政壇,不僅要應對社會的刻板印象,還得面對黨內的種種質疑、抨擊。高大的胖子,不愛穿裙的生理女性。
如此一來,女性參政者比男性需要更多勇氣、決心和資源來克服各種挑戰。——前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公開演講 過去數年,馬來西亞性別平等組織一直推動30%女性參政政策,然而,第十三屆全國大選結果依然讓人失望。
在打破偏見、推動性別平權和30%女性參政這條路上,我們不能只讓女性參政者獨自對抗父權,我們——不分任何性別——都應共同爭取。30%女性參政政策向來是多方激辯的議題,最常討論的往往都是:倒底需要有多少女性名額才算達到真正的性別平權?有人主張只需有女性代表,就已足夠。
據我多次參與助選活動的經驗,每當拜票遇到男女共桌,大部份男性都會發表看法,若同桌女性同樣發表政治意見,則會被男性調侃不懂政治、婦人之言云云。人們很驚訝我會如此回答,但當大法官都是由9位男性擔任的時候,卻沒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馬來西亞國會 性平表現差強人意 不過,女性政治人物就代表一定具備性別意識,一定能帶來性平政策嗎? 可惜並非如此。
在東協,馬來西亞排名倒數第三,僅僅高於緬甸和汶萊。有人也許認為,目前已邁入21世紀,我國也有不少女性參政者,類似言論不會再出現。
最近的柔佛州議會選舉,女性候選人比例更是低得驚人,202名候選人當中只有37位女性,比例甚至不到兩成。即使如此,我國女性參政的比例仍遠低於其他東盟國家。
長期關注馬來西亞性別平權和LGBTQ權益議題。遺憾的是,從許多女性民代的表現到近期柔州選舉,加上政府推動性別平權上毫無政治決心,連向國會提呈反性騷擾法案也一再拖延,由此可見馬來西亞欲打破偏見仍有非常遙遠的路要走。
在政治領域裡,女性經常被認為沒有能力議論政治,更別論參與政治或從政了。如此回應,看似幽默其實突顯即使女性參政者,並不具備基本的性別意識,更加深民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推動30%女性參政,可以協助更多有能力的女性應對這些挑戰。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是所有東協國家裡,少數定期舉行議會選舉,並在長期維持穩定民主的國家之一。
前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直接點出當中吊詭之處:為何某些領域或領導層只有100%男性時無人質疑,當女性提出同樣要求時卻引來多方激辯? 性別不是問政阻礙 這是因為人們對女性仍抱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認為女性應當在家養育小孩,無需抛頭露面外出工作。過去一年,婦女部正副部長許多讓人噴飯的言論,更坐實了上述針對女性的刻板印象,讓本來稍有進展的性別平權,退化至糟糕的狀況。
前能源、科學、科技、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長楊美盈尚未結婚前,曾被媒體詢問參政後是否「不怕沒男人追」,前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曾被政敵抨擊若無暇顧孩子,就不要出來參政。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測試香港言論自由的試金石」,港大拆除六四紀念雕塑「國殤之柱」在台灣重現的意義:與世界連結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員吳叡人則說明,這個恥辱柱是一系列作品,是為了要提醒世人,讓人類感到羞愧的事件,不應該再次發生。「六四」事件發生後,丹麥雕塑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創作「恥辱柱」,並與香港民間團體支聯會合作,從歐洲把作品送到香港,1997年先在維園燭光集會上展出,並到香港多個大學巡迴展出,其後支聯會和香港大學學生會合作,投票通過將永久擺放,於1998年正式停駐在香港大學校園內,並定調為「國殤之柱」,以悼念「六四」死難者。